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

【郭雋-話重點】公共利益對民主政治的弔詭??


什麼是公共利益理論?

政府管制是為了抑制市場的不完全性缺陷,以維護公眾的利益,即在存在公共物品、外部性、自然壟斷、不完全競爭、不確定性、信息不對稱等市場失靈的行業中,為了糾正市場失靈的缺陷,保護社會公眾利益,由政府對這些行業中的微觀經濟主體行為進行直接干預,從而達到保護社會公眾利益的目的。這即是政府管制的“公共利益理論”。

但民主政治講求自由經濟,由人民直接參與,面對因政府介入而產生的自然壟斷、不完全競爭市場,是否又與民主政治相衝突呢?到底公共利益的底線在哪裡,與民主政治又產生出哪些弔詭之處,值得我們一起好好思考......

題目:何謂公共利益?公共利益對民主政治的弔詭〈paradox〉與功能?試論之?【AB97. 行政學必勝訣,志光出版】、【AB19公共政策考點申論題庫解析.志光出版】

擬答:
〈一〉公共利益的意義
社會共同利益必須超越個別團體的特定利益,因為公共利益應超越各種私利的加總。

〈二〉公共利益對民主政治的弔詭與功能
1、公共利益具有內在弔詭的本質:
弔詭(paradox)係指似非而是,索洛夫〈F. J. Sorauf〉認為:「公共利益是「有效的政治迷思」,以及政客將公共利益為特定利益披上道德的外衣或「形象整飾」的特性,。

2、公共利益的功能:
顧賽爾〈C. T. Goodsell〉則認為,公共利益可發揮以下功能:
〈1〉凝聚功能:公共利益具有凝聚的作用,亦即以公共利益為符號,在公共利益的訴求下,不同的黨派、群體會暫時化解歧見,整合為政治結盟。
〈2〉正當性功能:政治體系透過公共利益的訴求與整合,能夠堅定公民的信心。既定的政策規劃,透過公共利益的訴求,可以整合、均衡各方利益。
〈3〉授權功能:公共利益的概念能提供行政機構於時間、環境的限制下,得到較多的解放與彈性運用,於政策執行時,較有轉圜的空間。
〈4〉表意功能:公共利益能發揮代表性的功能,在政策的制定時,應以公共利益為依歸,才能兼顧弱勢族群的需要。

〈三〉公共利益的判準
為解決公共利益概念在實務應用上的隱晦困境,全鍾燮〈J. S. Jun〉特提出八項判別準則如下:
〈1〉公民權利:公共政策內容必須充分考量公民的各種權利及政策可行性,適度地調和「個別的公民權利」及「整體的社群利益」。
〈2〉倫理與道德的標準:公共政策與執行機關的活動必須禁得起倫理與道德標準的檢驗,這是公共利益的「表面效度」。
〈3〉民主程序:行政機構必須提供「政策對話」的機會,儘量尊重各種相關的意見,以作為決策的基礎。
〈4〉專業知識:政策規劃的人員必須秉持專業良知,針對經手負責的業務事宜,提出專業的推薦意見。
〈5〉非預期的後果分析:公共政策具有「外部性」,因此必須充分推論各種可能產生的後果,並建構有效指標,俾利評估短期的利弊與長期的得失。
〈6〉普遍利益:行政機構所推薦的政策,不應只針對少數特殊利益團體,而應考量廣大社群的集體利益。
〈7〉尊重輿論:行政機構要從公共問題、聽證會及傳播媒體等層面所得到的政策反饋,去充分考慮民意與輿情,不可閉門造車、抱殘守缺。
〈8〉充分開放:在政策形成的過程中,有關協商決策、背景資料及專業意見等,均應由行政機構彙整後公開,以利社會大眾檢視。

下周因適逢農曆年節,停刊一周,郭雋老師祝所有考生
新春快樂,心想事成,考試""賽雷!!

2月15日起~~ 郭雋老師會持續在"志光網路書局的專欄中"與各位好朋友分享國考知識話重點,內容針對政治學、公共行政三合一〈行政學、公共政策、公共管理〉…等相關必勝訣竅。歡迎讀者準時鎖定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